4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亮“红灯”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杨晓涵 近日,保险公司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一一披露。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共有156家保险公司(含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披露了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风险评级水平。其中,4家保险公司未能达到偿付能力标准,1家保险公司成功“摘帽”。根据监管规定,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包括偿付能力充足比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风险评级三项指标。保险公司必须同时满足50%以上的基本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综合风险评级为B类及以上,认定符合偿付能力标准。其中,综合风险评级已经过监管部门审核,必要时要求保险公司在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最近两个季度的综合风险评级。其中,在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84家财险公司中,有29家综合风险评级为A级及以上。其中,中远海运自保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等6家保险公司达到A类最高级别AAA级。B类及以上类别综合风险评级的保险公司有52家。三项综合风险评级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亚太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华农险”)等保险公司为C类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为“红灯”。在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72家寿险公司中,有31家综合风险评级为A级及以上。其中,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友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忠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保险公司达到A类最高级别AAA级,综合风险评级B类及以上的保险公司40家。华惠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惠人寿”)综合风险评级为C类,偿付能力不合格。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家偿付能力“亮红灯”的保险公司,充足率均达标。偿债能力及偿付能力充足的综合比率。从因素来看,偿付能力“红灯”的保险公司主要存在公司治理风险。例如,安华农保三季度偿付能力显示,该公司2025年一季度和2025年二季度对公司法人机构的综合风险评级(分类监管)结果均为C类,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风险。华汇人寿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还显示,由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不彻底,监管机构于2022年一季度将公司综合风险评级由B类调整为C类。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保险咨询的合伙人周晋表示,在公司治理方面,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董事会、经营层运作不规范、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存在缺陷、关联交易比例过高、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在不达标保险公司中较为普遍。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华安财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财险”)摘掉了“帽子”,最新综合风险评级由C类提升至B类。盈利,化解风险。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层层分解管理职责。具体措施包括合理制定业务目标、加强流程修正和考核指导、优化业务结构等承保盈利能力,简单为分支机构实施“一司一策”,推动差异化发展,提高投资风险管控能力,安全稳定审慎使用资金,有序整改监管指出的问题,一一化解存在的风险,有效遏制经营下滑趋势。展望未来,对于保险公司如何多举措补充资本、提高偿付能力水平,北京拍拍网络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表示,通过资产证券化、保险挂钩证券等新工具间接补充资本。对于中小保险公司来说,除了常规方式外,探索独特的资本补充路径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个人意见于作者。此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