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声】机器人保姆什么时候来到你家?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第一家消费级人形机器人公司Neo开始预售,并计划于2026年向美国市场交付第一批产品。这是否意味着“机器人保姆”即将从科幻走向现实?有许多创新想法可以直接满足家庭中人形机器人的基本需求。它有很强的联系,有助于融入家庭生活。这款高1.68米、重30公斤的智能设备穿着柔软的针织内衣和鞋子,消除了冰冷的“机械感”。工作时噪音低于22分贝,比Ref.更安静。内置大语言模型,支持语音命令,可直接对话。它具有记忆功能,可以记住主人的习惯和需求,可以“懂你”功能设计实用,满足基本家居需求。Neo采用类似人体肌腱的驱动系统,动作微妙,专为家居环境设计,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单手22自由度精准操作,4小时续航,防水手部设计等。完成叠衣服、浇花、擦地板、可能还有洗碗等基本家务。商业模式的转变,降低了使用门槛。使用方式有两种,2万美元购买一台,或者每月支付499美元的订阅费租用一台。2万美元的价格相当于我国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在美国的价格,499美元的订阅系统大大降低了获取高端科技产品的门槛,但Neo的缺点也不容忽视。一个从冰箱里取出一瓶水,然后用 5 分钟将一些杯子放入洗碗机中。这仍然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可以慢慢完成。遇到复杂的任务怎么办? 1x公司的解决方案是让Neo在线“抖人”。当遇到自己不熟练的复杂任务时,可以启用“专家模式”。届时,可以远程访问1x公司的人类专家,通过机器人的视角指导或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同时,这些数据还将用于训练机器人,使其能够在未来自主处理相同的任务。这种与高科技企业“共同成长”的模式听起来很酷,但却是普通消费者无法接受的一大缺陷。一方面,Neo目前大部分任务需要1x员工远程完成,尚未实现真正的“智能自治”。这意味着Neo更像是一个遥控“木偶”,而不是真正的智能机器人t。另一方面,隐私问题也不容忽视。启用“专家模式”后,1x 员工可以远程查看用户的家庭环境并控制机器人。尽管该公司声称图像模糊,但仍然引发了人们对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的广泛担忧。在人形机器人细分赛道上,中国企业优势明显。首先,技术性能突出。今年以来,中国机器人扭秧歌、跑马拉松、举办运动会、举办格斗比赛,屡创佳绩。它是对机器人运动能力的“压力测试”,也是从耀眼表现走向实际成功的必由之路。二是生产能力雄厚。我国已具备仿人机器人产业链完整的工业制造能力,涵盖基础芯片、零部件和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完整的机器。机器人护士进入家庭的要求是,技术能够全面覆盖复杂的家务劳动并自主完成,而且成本可以低于家用汽车甚至家用电器。目前,无论是AI模型、训练数据,还是AI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人形机器人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有专家认为,至少需要3到4年的时间才能实现革命性转变。 Neo的发布是人形机器人产业起步的重要信号。证明了消费级产品的可行性,也暴露了技术成熟度、隐私安全等行业共性问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NEO的消费产品人性化设计、安全防护细节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值得借鉴,但机器人保姆进家庭最大的技术难点仍需自主突破。 (苏本文来源:日报作者:司雅慧敏) (编辑:王巨鹏)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