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银屑病患者职业发展洞察力调查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29日是“世界银屑病日”。今年(2025年),国际银屑病协会联合会(IFPA)以“阻止多米诺骨牌效应”为主题,呼吁全球关注银屑病作为一种系统性免疫疾病的深远影响,强调早期干预、综合护理和平等获取医疗资源的重要性。银屑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诱发、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全身性疾病。它不具有传染性。目前,我国有近700万牛皮癣患者,其中约2/3在40岁之前发病,正处于学习、工作的人生关键阶段。 Bilan除了疾病本身带来的健康负担外,牛皮癣患者还常常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l 由于疾病在学校和工作场所反复出现而产生的压力,以及害怕暴露疾病的心理束缚。许多患者的职业发展轨迹因此而改变。 10月27日,在强生公益升级暨强生牛皮癣患者职业发展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若愚表示,从标准的1年治疗,通过长期管理,患者最多可实现皮损缓解2.5年。基于对患者的深刻洞察创作出首部AI短片《寻找李白音》。从不断推出Makabags治疗方案以满足银屑病患者日益增长的治疗需求,到通过数字化手段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从用药到长期管理的全周期支持,关注患者治疗之外的需求,并创新打造公益赋能新模式,不断探索和优化患者综合支持路径。 》(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璐)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