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已经准备好被带到这里了!”蟹农们高兴地抬起沉甸甸的蟹笼,慢慢地扬起网,一只又一只又肥又壮、爪子爪子的崇明清水蟹出现在水中。刚从水中冒出气泡的大闸蟹被装载到名为“咸航一号”的物流无人机上。片刻后,无人机装载着清水蟹,嗡嗡地飞向主活动区域。秋风吹来,蟹腿,崇明的蟹塘正值最忙碌的收获季节。 2025年11月13日,芦花生态产业招商推介会暨第五届“上海蟹港”金秋吃蟹季活动在芦花镇举行。 “蟹王”485g “蟹后”450g 芦花镇位于长江沿岸濒临入海口,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产资源丰富。据统计,今年芦花镇成蟹养殖面积约3000公顷,预计年总产量约200吨。崇明螃蟹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表示,今年是“崇明一号”品种的第二轮,明显是水蟹品种。螃蟹生长超出预期,产量较往年小幅增长。由于今年气候特殊,气温变化对螃蟹的生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实际结果验证了“崇明1号”品种较强的抗逆性和环境适应性。今年,250克以上的公蟹、200克以上的母蟹不少。开幕式上,从高品质的蟹中选出了象征“大奖”的“帝王蟹”(485克)和“皇后蟹”(450克)。H级清水蟹。 “低空经济+”有应用场景。无人机技术不仅应用于物流和运输。作为开幕式的一大亮点,500架无人机飞越了主会场上空。它们随着音乐化作夜空,形成候鸟、橘子、清水蟹等点阵图案。据悉,芦花镇目前正在积极放弃低空经济领域,尝试建设“展览馆低空工业里亚经济综合体、公共培训低空飞行等。”黄春在采访中透露,“我们正在尝试用无人机送螃蟹!”对于需要“抢夺”的订单,预计未来可以利用无人机实现10-30分钟极速送达。芦花,吃螃蟹的体验早已超越了传统餐桌,去年漫屿户外运动营首创的“水螃蟹大餐”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今年吃蟹季节的选择。食客可以在广阔的“月湖”上不停地划着独木舟,一边欣赏波光粼粼的湖水,一边品尝肥美黄黄的崇明清水蟹。活动当天,2025年芦花镇生态产业招商推介会同期举行。 100余位高净值企业家和20余家在芦花镇注册的优质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记者 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