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明年5月实施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董田11月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管理部门获悉,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已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适用范围涵盖商场、酒店、写字楼、地下车库等商业环境中使用的清洁机器人。通过明确清洁性能、运动性能、健康安全等技术要求,规范产品设计制造,全面提升商用清洁机器人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实际使用体验。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应对商用清洁机器人实际应用的多样化需求标准针对扫地、吸尘、推尘、清扫、清角等多种清洁功能设置了相应的清洁性能指标,明确了各功能下所需的清洁效果,严格限制了实际清洁性能与公众影响的偏差范围,为清洁机器人的客观评价提供了统一依据。考虑到商用清洁机器人使用环境差异较大,很难用统一的数值来评估其运动能力,因此将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分解为速度速率、避障能力、逃生能力、制动性能等9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检测方法。通过模块化分析,保证机器人在复杂的商业场景下高效稳健地完成清洁任务。该标准明确指出家用清洁机器人必须满足电气安全、机械安全、信息安全和电磁兼容等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时不会引发安全事故。引入噪音要求以改善用户体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该标准的出台旨在推动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该标准针对商用清洁机器人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要求,提高了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的准入门槛。目前,商用机器人清洁行业相对发达,但仍存在安全性差、运动能力不达标、模块化程度不够、应用难度大等问题。由于制造商无法提供配件,导致维护困难。该标准从多个维度入手,为通过标准化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路径。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白文喜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标准实施后,预计将给行业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杂牌机因达不到清洁性能下限而被撤回;第二个变化是,低端整车厂将因运动模块测试多次失败而导致成本超支;第三个变化涉及“单点突破”的企业。如果不能弥补噪声、安全等方面的短板,此类企业的发展将面临安全挑战。专家认为,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厂商将进入场景深耕阶段。商业行业我国试行清洁将在零售、交通、医疗、工业等领域发展垂直轨道,在形态构建、传感器配置、软件功能等方面将出现明显差异。推动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还发布了保障民生、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首批计量数据应用案例,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数据支撑新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节点作用,深入挖掘计量数据价值潜力,拓宽应用场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计量数据坚实基础。其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姿态、电流、温度等实测测量数据共计1.2亿条。温度、振动等准确”。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